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本书最初成书于1946年,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阐释和批评了一些常见的经济学概念和政策(其中大部分是战后西方国家推行了很久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包括:
- 公共建设工程实际上意味着税收
- 政府对于某些行业的扶持会扭曲生产资源的配置
- 最低工资标准会导致失业率增加
- 价格管制只会加剧商品短缺
全书总结性质的第25章中提到:“经济学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同时搞清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基本事实,以及从这些事实中得到的有效推导。这些经济学的推导跟事实同等重要。”
很多看起来不错的政策换一个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其本质是很糟糕的。例如:通过限制农产品的最低价格来保障农民的收入也意味着要求城市劳工购买更贵的事物;政府对某个行业的扶持越多,也就意味能用到其他行业和民生领域的支出减少;当尝试通过提高工资率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复苏的时候,等价于认为提高生产成本就能促使经济服务。
当我们专注于某个单一经济群体时看起来可能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事情,在转而考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每一个人的利益时却有可能是一串错觉。